最近Judy體力大不如前,以前爬山涉水的豪氣干雲氣魄已不再,經常聽她在喊這痛那疼的,所以只能找個近郊的名勝景點逛逛囉。想想有好長段時間沒去淡水,淡水古蹟博物舘區接淡水老街,可以邊走邊玩邊休息,路程可長可短動靜皆宜,還挺適合Judy的,所以就淡水吧!
不料人算不如天算,當停完車付了60元停車費,走到紅毛城入門口時,看到歲修整理暫停開放兩週的告示,心情剎時都涼了半節。沒法參觀,只好循著真理街往淡水老街走去,卻意外發現這條蜿蜒陡坡的小街,真理大學及淡江中學的校址所在地,竟隱藏著十九世紀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一生在台的史蹟,在這兩所學校的校園裡,一棟棟古典優雅的歷史建築物,彷彿向遊人細述著馬偕傳奇的一生。 於是我們展開一趟知性之旅!
真理大學大禮拜堂。就位於真理街路旁,為突顯基督教義的風格,外牆重複使用象徵「虛心祈禱手」的尖拱造型。
理學堂大書院。係真理大學校園內著名的古蹟,於光緒8年(1882年)創建,為一間中西合璧的建築,當年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及督工建造完成。馬偕博士為感激家鄉牛津郡父老慷慨捐錢建造這間學堂,所以將學堂的英文名字取名為「Oxford College 」(牛津學堂)。這間學堂是台灣第一所西式學堂,現為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
姑娘樓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原是吳威廉牧師(馬偕的助手,後為繼任者)為金姑娘和高姑娘(女宣教士,未婚稱姑娘)兩位女校校長所建的宿舍,現為真理大學的行政大樓和校長室。
牧師樓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1909年吳威廉牧師在姑娘西側加蓋同樣形式的洋樓作為他的宿舍,目前被真埋大學作為教職員餐廳。
馬偕博士故居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南歐式的白堊迴廊式建築,馬偕博士逝世後,大多作為淡中校長公館。
八角塔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淡江中學的精神堡壘,於1923年日月開工,11925年6月竣工。它融合了中國寶塔與西方建築模式,格局仿農舍的三合院形式,被譽為中西合璧建築之精品。
淡水女學校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又稱「純德大樓」,清末1886年馬偕博士曾創辦女學堂於此,原建築簡陋,1916年改制為中學後,由吳威廉牧師重設計督建此一四合院式紅磚洋樓。現為私立純德小學校址。
婦學堂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是「淡水女學堂」的延伸,當時為顧及教會女宣道婦的訓練等功能得以延續,於1910年由吳威廉牧師興建此一校舍,建築風格和磚材與姑娘樓非常相近,大約可容納十七名學生,學生可帶小孩住校,可說足全台最早的媽媽教室。現為淡江中學校史館。
婦學堂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是「淡水女學堂」的延伸,當時為顧及教會女宣道婦的訓練等功能得以延續,於1910年由吳威廉牧師興建此一校舍,建築風格和磚材與姑娘樓非常相近,大約可容納十七名學生,學生可帶小孩住校,可說足全台最早的媽媽教室。現為淡江中學校史館。
馬偕博士墓園(面向最右較高者)。位於淡江中學校園內,馬偕博士於1901年6月2日逝世前,即親擇此地為其埋骨之所在,陪伴馬偕安息於此的有44人,皆是其親人和入室學生。
外僑墓園。位於馬偕墓園後側,此地原為英國領事館所設立並管理,作為自清末以來百餘年間在淡水之外國僑民公墓,俗稱「西仔墓」或「番仔墓」。是目前全台最完整之洋墓園古蹟。
參觀完淡江中學,走出真理街、過中正路,續行就來到馬偕博士當年在淡水傳教、行醫的遺址,當然也要順路去一訪個究竟。
滬尾偕醫館。光緒5年(1879年)由馬偕博士募款興建做為診所,方便他一面傳教,一面邊濟世。這間融合閩南與西洋建築風格的醫館,外觀像一般閩南式的民宅,而搭配西洋式的門窗,別具風格。
淡水教會。是馬偕博士在台親自建立的第一所教會,但目前這棟教堂是建於日據時期昭和7年(1932年),因當時教堂不敷使用,且為紀念馬偕傳教60週年而原址重建。直至今日仍是淡水教會的禮拜堂,並附設幼稚園部。
教堂仿哥德式的建築,有直向天際的鐘塔。
偕叡理.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)於1844年3月22日出生於英屬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(Oxford)的佐拉村(Zorra),一個蘇格蘭裔拓荒者的家庭。十歲那年,受英國長老會宣教士賓威演講的感召,就立志要做宣教士去中國傳教。他於多倫師範學校畢業,曾做了五、六年的小學員,後進修多倫多大學和諾克斯神學院畢業,並續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及英國愛丁堡大學深造;當他27歲那年,加拿大海外宣道會授予他牧師之職,並指派他前任中國宣教,於是開啟他海外傳教的生涯。
1872年3月9日(清同治11年正月30日)下午三點,馬偕乘英國「海龍號」輪船由台灣打狗港來到淡水港,並在今馬偕街24號租到一所廢馬廄,當做他傳教、住家、醫院和教室的地方。英國領事費里德借他椅子和床,厝主陳阿順也送他臘燈,使他充滿歸屬感,而興緻勃勃的展開工作。
馬偕在台工作可分為三階段:
第一階段,為初抵淡水的1872年到1880年第一次回國,這八年可說是拓荒的時期,他開拓了21所教會,培訓了近二十名幹部,也完成了以偕醫館為主的社會醫療服務體系,不僅為自己在台打穩基礎,也讓加拿大母會對海外宣教建立信心。
第二階段,是1882年再次返台到1893年風風光光的二度回國。他再設立了49所教會,尤其以噶瑪蘭的宣教為主要特色(佔34所),並完成以牛津學堂和女學堂為主的教育體系。而最重要的是,這時期吳威廉牧師夫婦來台當他的助手,後續並繼承他在台的志業。
第三階段,是1896年至1901年,這末後的六年為轉型的年代,他主要工作是在改朝換代後的調適與應變。他除了宣慰各教會,也協助日本信徒建立教會。
此外尚值得一提的是,馬偕牧師不僅貢獻在台灣,他在兩度回國加拿大述職期間,還曾擔任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議長,以他在台成就的盛譽,解決不少國內教會問題。
馬偕在1878年5月27日在紅毛城的領事館與五股女孩張聰明結婚,育有二女一男,兩位女婿也均為台灣人。
馬偕博士除了宣教、醫療和教育、也是一個台灣的旅行探險家。實際上他在台灣不少的時光都是在傳教旅行中渡過。他在旅行中所留下來的文字和影像,已成為研究清未台灣最豐富、權威,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。
1901年6月2日,馬偕因喉癌病逝於淡水,埋骨於淡水現今淡江中學校園內,成為永遠的台灣人,享年五十七歲。2001年,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,淡水鎮與馬偕博士的故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結為姊妹市,同時並宣佈每年6月2日為淡水鎮「馬偕日」,將連續一星期在鎮內各主要街道懸掛「馬偕日」的旗幟,藉以紀念及表彰馬偕一生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。
1872年3月9日(清同治11年正月30日)下午三點,馬偕乘英國「海龍號」輪船由台灣打狗港來到淡水港,並在今馬偕街24號租到一所廢馬廄,當做他傳教、住家、醫院和教室的地方。英國領事費里德借他椅子和床,厝主陳阿順也送他臘燈,使他充滿歸屬感,而興緻勃勃的展開工作。
馬偕在台工作可分為三階段:
第一階段,為初抵淡水的1872年到1880年第一次回國,這八年可說是拓荒的時期,他開拓了21所教會,培訓了近二十名幹部,也完成了以偕醫館為主的社會醫療服務體系,不僅為自己在台打穩基礎,也讓加拿大母會對海外宣教建立信心。
第二階段,是1882年再次返台到1893年風風光光的二度回國。他再設立了49所教會,尤其以噶瑪蘭的宣教為主要特色(佔34所),並完成以牛津學堂和女學堂為主的教育體系。而最重要的是,這時期吳威廉牧師夫婦來台當他的助手,後續並繼承他在台的志業。
第三階段,是1896年至1901年,這末後的六年為轉型的年代,他主要工作是在改朝換代後的調適與應變。他除了宣慰各教會,也協助日本信徒建立教會。
此外尚值得一提的是,馬偕牧師不僅貢獻在台灣,他在兩度回國加拿大述職期間,還曾擔任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議長,以他在台成就的盛譽,解決不少國內教會問題。
馬偕在1878年5月27日在紅毛城的領事館與五股女孩張聰明結婚,育有二女一男,兩位女婿也均為台灣人。
馬偕博士除了宣教、醫療和教育、也是一個台灣的旅行探險家。實際上他在台灣不少的時光都是在傳教旅行中渡過。他在旅行中所留下來的文字和影像,已成為研究清未台灣最豐富、權威,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。
1901年6月2日,馬偕因喉癌病逝於淡水,埋骨於淡水現今淡江中學校園內,成為永遠的台灣人,享年五十七歲。2001年,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,淡水鎮與馬偕博士的故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結為姊妹市,同時並宣佈每年6月2日為淡水鎮「馬偕日」,將連續一星期在鎮內各主要街道懸掛「馬偕日」的旗幟,藉以紀念及表彰馬偕一生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。
(馬偕生平概要資料係由網路蒐集並綜合整理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