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陽明書屋訪記

近幾年來,上陽明山健行賞景也不知有多少回,從未想過順道拜訪一下;前些日子,偶然看到報紙一篇介紹,油然興起參觀陽明書屋的念頭,想一窺這棟威權時代的神秘建築。

陽明書屋座落陽金公路旁,原址在日據時期為日本領導精英的溫泉別墅區,由於風景秀麗、景觀極佳,先總統蔣公指示於民國59年在此興建完成「中興賓館」,做為接待外賓、中山樓主持會議休息及夏季避暑之用,據說這可是蔣公在台唯一親自擇址興建的行館。

1975年蔣公逝世後,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將中興賓館佈置為國父及蔣公文物紀念館,並為紀念蔣公一生尊崇服膺王陽明先生的「知行合一」學說的精神,而更名為「陽明書屋」。

1996年中國國民黨將陽明書屋捐贈內政部,再轉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,經精心整修規劃後,成立陽明書屋管理站,並於1998年6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參觀。

陽明書屋建築總面積約有1200坪,為兩層樓的中國庭園式建築,走進大門經中庭兩側花園到達大廳。正廳中央有一幅按蔣公實際身高所繪的畫像(169.5公分),在其左側有東客廳,原為接見外國元首與重要貴賓所設,採西式布局,但因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,因此據知並未曾接待過什麼重要外賓;西客廳則為中式設計,為國內政要接見之處。一樓蔣公辦公室的陳設與當年相同,辦公桌斜擺於角落是蔣公特有習慣,用意為可看清楚每個進來的人,另外特別的是這間房子居然設計有五個門,據說是方便緊急脫險時用,可見大人物也有常人無法想像的憂慮。二樓則為宴會廳、夫人繪畫室、夫人休息室及蔣公書房、休息室;在夫人的畫室隔間壁上,嵌有四幅噴砂玻璃畫,分別是夫人國畫寫竹的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景,導覽員要我們試著辦別,結果四幅只猜對一景,原來看此畫要看寫意,大地出筍的是春,溪畔戲水的是夏,明月掛空的是秋,北風揚葉的是冬。此外,在二樓後陽台還設計有寬廣的長廊,可方便靜坐攬景,由此處展望紗帽山及台北盆地,景致格外壯闊怡人。

或許是增加神秘感的理由,書屋係採定時專人導覽參觀,參觀者必須團進團出,不可個人隨意行動;且書屋內並禁止拍照,僅可於外部拍攝建築物及風景,整體維護措施似乎有些過當。全程參觀乙趟大約要一小時,欲參觀者要注意配合導覽時間;雖然有些限制,但仍值得抽空一遊,看看歷史人物的過往,緬懷我們曾經走過的那段歲月!


陽明書屋的正門


由正門通往大廳的走廊


中庭走廊


中庭左側花園 (前有銀桂,後有觀音棕竹、羅漢松)


中庭右側花園 (前有銀桂,後有觀音棕竹、羅漢松)


由二樓後陽台走廊眺望紗帽山


二樓後陽台視野遼闊


書屋正後面的造型


書屋側邊水池


供給書屋壁爐柴火的屋外柴房


通往書屋的林間小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