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真理街秘境

難得天氣風和日麗,我家Judy突然冒出一句:「好久沒帶你出去走走,在家大概都悶壞了吧!」雖然我知道她是在說自己,她這陣子瘋園藝沒空往外跑,現在靜極思動想出門散散心了;不過我仍然要顯得興致很高的搭腔應和著:「是嘛,天氣這麼好!」經驗告訴我,這時千萬別唱反調,否則準一天沒得好菓子吃。
最近Judy體力大不如前,以前爬山涉水的豪氣干雲氣魄已不再,經常聽她在喊這痛那疼的,所以只能找個近郊的名勝景點逛逛囉。想想有好長段時間沒去淡水,淡水古蹟博物舘區接淡水老街,可以邊走邊玩邊休息,路程可長可短動靜皆宜,還挺適合Judy的,所以就淡水吧!
不料人算不如天算,當停完車付了60元停車費,走到紅毛城入門口時,看到歲修整理暫停開放兩週的告示,心情剎時都涼了半節。沒法參觀,只好循著真理街往淡水老街走去,卻意外發現這條蜿蜒陡坡的小街,真理大學及淡江中學的校址所在地,竟隱藏著十九世紀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一生在台的史蹟,在這兩所學校的校園裡,一棟棟古典優雅的歷史建築物,彷彿向遊人細述著馬偕傳奇的一生。 於是我們展開一趟知性之旅!


真理大學大禮拜堂。就位於真理街路旁,為突顯基督教義的風格,外牆重複使用象徵「虛心祈禱手」的尖拱造型。



理學堂大書院。係真理大學校園內著名的古蹟,於光緒8年(1882年)創建,為一間中西合璧的建築,當年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及督工建造完成。馬偕博士為感激家鄉牛津郡父老慷慨捐錢建造這間學堂,所以將學堂的英文名字取名為「Oxford College 」(牛津學堂)。這間學堂是台灣第一所西式學堂,現為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


姑娘樓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原是吳威廉牧師(馬偕的助手,後為繼任者)為金姑娘和高姑娘(女宣教士,未婚稱姑娘)兩位女校校長所建的宿舍,現為真理大學的行政大樓和校長室。


牧師樓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1909年吳威廉牧師在姑娘西側加蓋同樣形式的洋樓作為他的宿舍,目前被真埋大學作為教職員餐廳。


馬偕博士故居。位於真理大學財經學院大樓內,南歐式的白堊迴廊式建築,馬偕博士逝世後,大多作為淡中校長公館。


八角塔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淡江中學的精神堡壘,於1923年日月開工,11925年6月竣工。它融合了中國寶塔與西方建築模式,格局仿農舍的三合院形式,被譽為中西合璧建築之精品。

淡江中學大教堂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竣工於 1965 年,當時是遠東最大的教堂,為淡江中學本土文化時代的象徵,教堂右側的鐘樓係將八角塔略作改良,並作為偕叡廉校長(馬偕的兒子)紀念塔。
埔頂鐘聲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馬偕博士創校初期親自打鐘招喚學生上課傳為美談,2004年3月適逢淡江中學男子部建校九十週年,建此鐘聲為紀念。

淡水女學校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又稱「純德大樓」,清末1886年馬偕博士曾創辦女學堂於此,原建築簡陋,1916年改制為中學後,由吳威廉牧師重設計督建此一四合院式紅磚洋樓。現為私立純德小學校址。


婦學堂(位於淡江中學校內)。是「淡水女學堂」的延伸,當時為顧及教會女宣道婦的訓練等功能得以延續,於1910年由吳威廉牧師興建此一校舍,建築風格和磚材與姑娘樓非常相近,大約可容納十七名學生,學生可帶小孩住校,可說足全台最早的媽媽教室。現為淡江中學校史館。

馬偕博士墓園(面向最右較高者)。位於淡江中學校園內,馬偕博士於1901年6月2日逝世前,即親擇此地為其埋骨之所在,陪伴馬偕安息於此的有44人,皆是其親人和入室學生。

外僑墓園。位於馬偕墓園後側,此地原為英國領事館所設立並管理,作為自清末以來百餘年間在淡水之外國僑民公墓,俗稱「西仔墓」或「番仔墓」。是目前全台最完整之洋墓園古蹟。


淡江中學校內通往墓園的殘樓幽徑。
參觀完淡江中學,走出真理街、過中正路,續行就來到馬偕博士當年在淡水傳教、行醫的遺址,當然也要順路去一訪個究竟。


滬尾偕醫館。光緒5年(1879年)由馬偕博士募款興建做為診所,方便他一面傳教,一面邊濟世。這間融合閩南與西洋建築風格的醫館,外觀像一般閩南式的民宅,而搭配西洋式的門窗,別具風格。


淡水教會。是馬偕博士在台親自建立的第一所教會,但目前這棟教堂是建於日據時期昭和7年(1932年),因當時教堂不敷使用,且為紀念馬偕傳教60週年而原址重建。直至今日仍是淡水教會的禮拜堂,並附設幼稚園部。


教堂仿哥德式的建築,有直向天際的鐘塔。

偕叡理.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)於1844年3月22日出生於英屬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(Oxford)的佐拉村(Zorra),一個蘇格蘭裔拓荒者的家庭。十歲那年,受英國長老會宣教士賓威演講的感召,就立志要做宣教士去中國傳教。他於多倫師範學校畢業,曾做了五、六年的小學員,後進修多倫多大學和諾克斯神學院畢業,並續往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及英國愛丁堡大學深造;當他27歲那年,加拿大海外宣道會授予他牧師之職,並指派他前任中國宣教,於是開啟他海外傳教的生涯。
1872年3月9日(清同治11年正月30日)下午三點,馬偕乘英國「海龍號」輪船由台灣打狗港來到淡水港,並在今馬偕街24號租到一所廢馬廄,當做他傳教、住家、醫院和教室的地方。英國領事費里德借他椅子和床,厝主陳阿順也送他臘燈,使他充滿歸屬感,而興緻勃勃的展開工作。
馬偕在台工作可分為三階段:
第一階段,為初抵淡水的1872年到1880年第一次回國,這八年可說是拓荒的時期,他開拓了21所教會,培訓了近二十名幹部,也完成了以偕醫館為主的社會醫療服務體系,不僅為自己在台打穩基礎,也讓加拿大母會對海外宣教建立信心。
第二階段,是1882年再次返台到1893年風風光光的二度回國。他再設立了49所教會,尤其以噶瑪蘭的宣教為主要特色(佔34所),並完成以牛津學堂和女學堂為主的教育體系。而最重要的是,這時期吳威廉牧師夫婦來台當他的助手,後續並繼承他在台的志業。
第三階段,是1896年至1901年,這末後的六年為轉型的年代,他主要工作是在改朝換代後的調適與應變。他除了宣慰各教會,也協助日本信徒建立教會。
此外尚值得一提的是,馬偕牧師不僅貢獻在台灣,他在兩度回國加拿大述職期間,還曾擔任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議長,以他在台成就的盛譽,解決不少國內教會問題。
馬偕在1878年5月27日在紅毛城的領事館與五股女孩張聰明結婚,育有二女一男,兩位女婿也均為台灣人。
馬偕博士除了宣教、醫療和教育、也是一個台灣的旅行探險家。實際上他在台灣不少的時光都是在傳教旅行中渡過。他在旅行中所留下來的文字和影像,已成為研究清未台灣最豐富、權威,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。
1901年6月2日,馬偕因喉癌病逝於淡水,埋骨於淡水現今淡江中學校園內,成為永遠的台灣人,享年五十七歲。2001年,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,淡水鎮與馬偕博士的故鄉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結為姊妹市,同時並宣佈每年6月2日為淡水鎮「馬偕日」,將連續一星期在鎮內各主要街道懸掛「馬偕日」的旗幟,藉以紀念及表彰馬偕一生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。
(馬偕生平概要資料係由網路蒐集並綜合整理)

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

無生道場

在『無神論』者的觀點,宗教不過是『善意的欺騙』。隨著年紀漸長,歷經人生必然的挫折、苦痛、徬徨及無助後,漸漸認知生命中就是有許多無法理解的事,似乎冥冥中確實存在一股無形的力量;或許有人能運用那股力量,抑或會借用那股力量的名,沒有人能查證的清楚,因為宗教的『神』是不允許懷疑與追究的,佛曰:「不可說」,耶穌基督也說:「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」。有時想想,在人性看似堅強卻脆弱的意志裡,或許能被欺騙也是一種幸福。

「靈鷲山無生道場」位於福隆的荖蘭山,走北宜濱海公路,過福隆續往三貂角的方向,沒多遠就可看見右側有一條往荖蘭山的公路,循指標往「靈鷲山無生道場」,沿路蜿蜒上山,約四公里抵達道場管制口。
一九八四年開山和尚心道法師來到福隆荖蘭山,見此地形山勢酷似印度靈鷲山,遂建立名為「靈鷲山無生道場」。『無生』是禪宗常用的名詞,是自性、靈性、佛性,就是人本來的面目,簡單照字面解釋也就是沒有生死的意思;『道場』原指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金剛座,現泛指佛教修行弘法的所在。「無生道場」其實意謂著就是一處了然生死的靈修場所。





無生道場盤據整座荖蘭山,幅員遼闊、氣勢雄偉,登高望遠可盡覽福隆山光海色,其內部並有步道及景觀設施,是一處能讓身心靈都覺得舒暢的勝地佳境。道場的景觀設施建築的肅穆且莊嚴,在進園區大門前,首先入眼的是道旁列陣的羅漢石雕,栩栩如生約與人高,園區管制口處則有保全人員駐守,入山遊客須換證才可進入。
完成換證後,聞名的「天眼門」矗立入門口,門楣一對銳利的鷹眼,表現出佛教藝術的新風格,而石門柱上刻滿世界各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,象徵對宇宙自然現象的探索;正面石雕影壁並刻著佛教守護神四大天王像及十二因緣圖,幅幅精工細緻,值得駐足欣賞。




遠從天眼門入口便與前方醒目的黑面金身觀音對望,這尊金身、顰眉、黧面的「多羅觀音」聖像,高12公尺由青銅鑄造,梵語「多羅」就是離塵垢的意思,其基座環列圓覺經及心咒轉經輪,常可見拜山信眾在此繞佛轉經。





在觀音聖像兩側山坡則建有53座的佛塔,稱為「舍利塔林」,是道場另一勝景。舍利塔是古印度佛弟子憶念佛陀始設,塔林每一塔內並有佛像舍利、經典、袈裟等三寶聖物裝臟,據說可以加重護持眾生的信心;舍利塔林均由靈鷲山信徒捐贈,塔身雕飾精緻、造型各異,座座雄偉而爭奇,每一基座底部並刻記塔名、信徒姓名及捐贈日期,走訪其間,彷若置身東南亞佛教國度。









續往園區下方的寺殿走,尚可見道場的聞喜堂、客堂、華藏海、臥佛殿、祖師殿、法華洞及觀海台等著名建築或勝景,有時間細心走訪一遍,相信會對無生道場有更深層的認識。

此外若不車行,由上山交管處走階梯登山,亦可以行禪路線到園區管制口,沿途經地藏菩薩道場、普賢菩薩道場、五百羅漢步道,最後到「十一面觀音」台,為道場外圍極佳的景觀路線。著名的「十一面觀音」又稱「千手千眼觀音」,台高十五公尺,觀音於蓮花中綻現,而『十一面』意指:朝向一切方所,護持十方法界眾生。由於其位置高聳,現已成北濱公路上的新地標。出「十一面觀音」台,續前行即到天眼門入口。



「無生」就能「不死」,原來千古帝王尋找的仙丹妙藥就在此,找著了等於沒找!不能悟覺,難怪有人會抱憾終生。

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喜歡仙人掌嗎

很多人喜歡仙人掌,理由不外乎它好照顧,一、兩星期澆次水,忘記了,一個月也枯不了;奇型拙樸的外表,開出鮮艷特異的花朵,不對稱的美令人驚喜;有刺的特徵,隱約暗示自己防衛的性格,讓生人宵小卻步…等等。總之無論什麼理由,確實有一大群的愛好者,經年追逐在仙人掌的迷幻世界裡。

仙人掌是石竹目沙漠植物的一個科,全科又分木葉、團扇、柱狀仙人掌等三亞科,各約30至 220屬,原種就有2100餘種,再由於變種、園藝種、及雜交種衍生不斷,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已超過5000種,多樣性的變化愈增它的魅力。

為了適應沙漠缺水的氣候,仙人掌的葉子演化成刺,可以減少水份蒸發,同時亦是阻止動物吞食的武器;莖則演化為肥厚含水的形狀;而根則具有很大的覆蓋面積,當雨季時可吸收較多的水份。
仙人掌科的特徵就是它有 "刺座" 的構造,所有仙人掌的刺都是從刺座長出來的;其他的多肉植物可能也有刺,但卻不是由刺座長出來,而是表皮的一部份,這是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的最大差別。
此外,仙人掌除開花外,還會結果,著名的水果「火龍果」就是一種雨林仙人掌的果實,多汁而甜美,甚至仙人掌本身也可當作食材。如今,仙人掌亦是觀景植物的一種,玲瓏精緻的盆栽小景設計,不但引發眾人的愛慕,更讓多少專家學者投入畢生精力研究而不悔,它的魔力或許正如其名,云云眾生難逃『仙人之掌』。

前些假日到仰德大道的台北市花卉試驗中心走走,在園區靠加油站旁的位置,意外發現有間以培植仙人掌為主的溫室,裏面蒐集的仙人掌種類不但多,而且精心布置的美輪美奐,讓人宛如置身美麗的沙漠植物世界,留連久久而不想離去,不禁興起種株仙人掌的念頭。

若不追逐稀有品種,仙人掌算是美觀、實用且平價的植物,在台北建國南路假日花市店賣100元4盆,買下它,你就也成為快樂的仙人掌一族!

花卉試驗中心的仙人掌溫室外觀

溫室內具有文藝氣息的仙人掌組合布置

開卷有益的仙人掌組合布置

近拍組合布置的仙人掌小盆

溫室內布置的展景之一

溫室內布置的展景之二

併同展示的多肉植物之一

併同展示的多肉植物之二

四盆100元的仙人掌(其中有一株換過盆;另有一株是多肉植物)

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陽明書屋訪記

近幾年來,上陽明山健行賞景也不知有多少回,從未想過順道拜訪一下;前些日子,偶然看到報紙一篇介紹,油然興起參觀陽明書屋的念頭,想一窺這棟威權時代的神秘建築。

陽明書屋座落陽金公路旁,原址在日據時期為日本領導精英的溫泉別墅區,由於風景秀麗、景觀極佳,先總統蔣公指示於民國59年在此興建完成「中興賓館」,做為接待外賓、中山樓主持會議休息及夏季避暑之用,據說這可是蔣公在台唯一親自擇址興建的行館。

1975年蔣公逝世後,中國國民黨黨史會將中興賓館佈置為國父及蔣公文物紀念館,並為紀念蔣公一生尊崇服膺王陽明先生的「知行合一」學說的精神,而更名為「陽明書屋」。

1996年中國國民黨將陽明書屋捐贈內政部,再轉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,經精心整修規劃後,成立陽明書屋管理站,並於1998年6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參觀。

陽明書屋建築總面積約有1200坪,為兩層樓的中國庭園式建築,走進大門經中庭兩側花園到達大廳。正廳中央有一幅按蔣公實際身高所繪的畫像(169.5公分),在其左側有東客廳,原為接見外國元首與重要貴賓所設,採西式布局,但因民國60年我國退出聯合國,因此據知並未曾接待過什麼重要外賓;西客廳則為中式設計,為國內政要接見之處。一樓蔣公辦公室的陳設與當年相同,辦公桌斜擺於角落是蔣公特有習慣,用意為可看清楚每個進來的人,另外特別的是這間房子居然設計有五個門,據說是方便緊急脫險時用,可見大人物也有常人無法想像的憂慮。二樓則為宴會廳、夫人繪畫室、夫人休息室及蔣公書房、休息室;在夫人的畫室隔間壁上,嵌有四幅噴砂玻璃畫,分別是夫人國畫寫竹的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景,導覽員要我們試著辦別,結果四幅只猜對一景,原來看此畫要看寫意,大地出筍的是春,溪畔戲水的是夏,明月掛空的是秋,北風揚葉的是冬。此外,在二樓後陽台還設計有寬廣的長廊,可方便靜坐攬景,由此處展望紗帽山及台北盆地,景致格外壯闊怡人。

或許是增加神秘感的理由,書屋係採定時專人導覽參觀,參觀者必須團進團出,不可個人隨意行動;且書屋內並禁止拍照,僅可於外部拍攝建築物及風景,整體維護措施似乎有些過當。全程參觀乙趟大約要一小時,欲參觀者要注意配合導覽時間;雖然有些限制,但仍值得抽空一遊,看看歷史人物的過往,緬懷我們曾經走過的那段歲月!


陽明書屋的正門


由正門通往大廳的走廊


中庭走廊


中庭左側花園 (前有銀桂,後有觀音棕竹、羅漢松)


中庭右側花園 (前有銀桂,後有觀音棕竹、羅漢松)


由二樓後陽台走廊眺望紗帽山


二樓後陽台視野遼闊


書屋正後面的造型


書屋側邊水池


供給書屋壁爐柴火的屋外柴房


通往書屋的林間小徑

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總統府參觀

今天是國慶日,舉國騰歡,總統府也於中午十二點至下午四點開放民眾參觀,不同於平日,今天的開放參觀准許拍照,據知這是一年只有四次假日及國慶日才有的機會。想想真是機不可失,於是就出發囉!

現今總統府為日人在統治台灣時期興建的總督府廳舍,於1910年由日人長野宇平治完成設計藍圖,從1912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,至1919年3月歷時近七年完工,造價當時幣值280萬圓。總統府的建築構型為矩形,主體部分高五層,中央塔高十一層,辦公房間圍繞四週,並將中央空間分割成二部份,在形態上類似「日」字倒下後的橫向置放,佔地面積達6,930平方公尺(2,100坪)。府內大大小小的廳室數量達300多間,多半為辦公、事務室,約可容2000多人在此工作。中庭分南、北兩庭苑,北苑以國花(梅花)的五花瓣為造型;南苑則以國徽的十二道光芒為圖案。兩苑的配置形狀相互對稱,且面積相等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這棟建築曾遭到美機轟炸而嚴重毀損達80%。台灣光復後,在民國35年重建完成,當時為慶祝蔣介石總統六秩華誕,改稱「介壽館」。38年底中央政府遷台,便以此館為總統府沿用至今;為達名實相符,95年3月25日「介壽館」正式更名為「總統府」。


排了大約十五分鐘的隊,經過驗證及安檢後,終於踏進總統府北側馬路。




挑高氣派的總統府大廳。


這是臺灣綠廳,為總統會客的地方。(綠沒有錯喔!)


這是臺灣晴廳,為總統接待各國元首及中外賓客的場所。


這是大禮堂,舉辦活動的的場所。


由三樓窗外拍照中央高塔。
我將拿著相機的手伸出窗外,站著遠處的一位便衣警衛驚慌的跑來禁止,我不解的問他,難道這有違反什麼安全規定嗎?他說這樣很危險。我更不解的問他,我人站在窗台內,窗台高及我胸,我有什麼危險?他想了想說,擔心我的相機會掉下樓。我的相機掛繩綁繞在手腕,其實安全的很,我笑著回答他,我會小心,萬一就是掉了也不會找他賠。看他不語倖倖的走開,我想軍隊訓練就是死板,缺乏靈活的判斷能力。


由中庭北苑迴廊眺望中央高塔。


由中庭南苑拍照中央高塔。



中庭南苑有音樂演奏會,在悠揚的樂聲中增添歡樂氣氛。


最後走出總統府後側門,結束參觀活動。

聽說早上的遊行花車暫時停放在中正紀念堂,早上沒看到的,也順便補瞧一下。




欣逢國慶,今天的中正紀念堂在氣勢上好像也磅礡了些。



晚上外出,恰巧又路過總統府及二二八紀念公園,隨手拍了兩張。